首页 > 每日快讯 > 2019-04-02 每日快讯 > 公交行业“黑武器”史上最长纯电动大巴问世
公交行业“黑武器”史上最长纯电动大巴问世

来源:比亚迪 编辑:张婷 发布时间:2019-04-02 08:40

长度相当于9层高楼平躺,满载250人仍可以70公里时速全速前行,还能根据不同路况两驱四驱随时切换,如果说世界上有一款这样的纯电动公交车,你会不会感到不可思议?

2019年4月1日,比亚迪就亮出了这样一款“黑武器”。

比亚迪发布全球首款27米纯电动双铰接大巴K12A,这是迄今为止全球最长的纯电动大巴

其在深圳首发的27米纯电动双铰接大巴K12A,是目前全球最长的纯电动大巴——这是继伦敦双层纯电动大巴创下大巴行业新“高”之后,比亚迪又创下的历史新“长”。


K12A长度为27米,满载人数250人,最高时速70公里

车辆采用全铝合金车身结构,除了搭载比亚迪最成熟的电池、电机和电控等核心技术,还首次创新性集成了其用于轨道交通的分布式四驱,成为全球首个搭载分布式四驱系统的电动大巴。

从创新“高”到创新“长”,“比亚迪不相信有技术瓶颈”

“我不相信目前有人能造出纯电动的双层大巴。”三年前,伦敦前市长鲍里斯•约翰逊曾对纯电动双层大巴的未来提出质疑。

因为双层大巴对重量与里程的平衡,电量与车辆空间的平衡,及侧倾角把控等方面要求极高,很多老牌大巴企业都一直不敢尝试,但他没有想到比亚迪能在短短数月突破行业技术瓶颈,一举打造出全球首个纯电动双层大巴车队,并且把电动“伦敦红”带到了深圳、西安。

“几年前,比亚迪在美洲遇到了同样的质疑。”比亚迪集团高级副总裁李柯在K12A发布会上介绍,比亚迪在拉美市场推广新能源产品时,发现南美的国家有着世界上先进的BRT系统,迫于环境压力,他们对节能环保的新能源大巴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比亚迪集团高级副总裁李柯女士在仪式上讲话

以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为例,其BRT系统于2000年开通运营,目前日均客流量已超过280万,堪称全球运载能力最大的快速公交系统,即便如此,该系统仍不能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自2009年起,波哥大就开始采购超长大巴,用以快速提升其公交系统运量。

一直以来,对于超长纯电动大巴,没人相信有谁能够完美解决刹车时摆尾的问题,停靠车站时各节车厢协同一致的难题,如何平衡载客数、车重和行驶里程的关系,及攻克车辆爬坡性能等技术难点。实际上,即便是柴油大巴,在这一领域都显得力不从心。

“当地大部分技术专家告诉当地政府,双铰接的超长电动大巴应该是10年以后能实现的技术,因为要实现里程、长度、重量及转弯的平衡实在太难。听到这个信息,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比亚迪一定要造出来,也一定能造出来。”李柯表示,“我们是一个拥有2万多位工程师,同时掌握电池,电动系统,软件控制等核心技术和的公司。坚持创新、做别人做不到的事是比亚迪的DNA。”

K12A的上市,有效填补了超长电动公交领域的技术空白,比亚迪也是目前全球唯一能够掌握从6米到27米不同尺寸纯电动大巴技术的车企。

27米长的纯电动大巴,形如集成了三节大巴车厢的“地面小火车”,满载量达250人,相当于用一台公交的成本实现了地铁的功能,加之其在专有路线上运营,可有效缓解拥堵,进一步提升了运输效率——因为集环保、经济、高效优势于一身,K12A的上市想必会引起BRT系统的一场全新革命,成为全球城市解决拥堵与保护环境的理想路面公交工具。

形如集成了三节大巴车厢的“地面小火车”,K12A相当于用一台公交的成本实现了地铁的功能(行驶动图)

“黑武器”的技术揭秘

满载250人,最高时速可达70公里,动力有多强劲?答案是,最大功率600kW,相当于同尺寸柴油大巴的2倍。

K12A最大的技术突破点在于其搭载的纯电动分布式四驱系统。驱动桥和驱动电机都是比亚迪的“传统强项”。当车辆在平地行驶时,采用单桥驱动,节省能耗;当爬坡时,可切换至双桥驱动,增强动力性,保证爬坡需求,不会影响整车舒适性和乘坐体验。

分布式驱动系统是轨道交通的技术,已被比亚迪熟练运用在云轨和云巴上。本次K12A搭载的分布式四驱,创历史先河,成为全球首个搭载在公交大巴上的纯电动分布式四驱,是比亚迪同时“吃透”轨道交通和路面交通系统的技术,融会贯通、灵活运用的产物。

此外,K12A还沿袭了更多比亚迪的“优良传统”,包括电池热管理系统、能量回收系统、智能集成化设计以及轻量化全铝合金车身等。值得一提的是,该大巴搭载了双枪直流和交流充电口,两种方式可任意切换,最大程度满足客户需求。一次充电续航可达300公里,完全满足日常运营需求。

比亚迪纯电动大巴素以节能环保著称,K12A的经济性能与环保性能亦十分突出:每台车每年减少80吨CO2的排放。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将节省36万升燃油。

截至目前,比亚迪已累计向全球合作伙伴交付超过5万辆纯电动大巴,足迹遍布6大洲、50多个国家和地区、300多个城市,并在中国、美国、巴西、匈牙利和法国等国家设立纯电动大巴工厂。

在推进公共交通电动化和立体化的道路上,比亚迪一直追求创新,以领先的技术和产品为交通行业各领域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绿色动力,走在全球新能源交通产品应用的最前沿。

相关企业: 【其他企业】
企业相关信息
【其他企业】

比亚迪乌兹别克斯坦工厂首批车型下线

日前,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总统米尔济约耶夫参访比亚迪乌兹别克斯坦工厂,并与驻乌兹别克斯坦特命全权大使于骏、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及执行副总裁李柯等嘉宾,共同见证了比亚迪乌兹别克斯坦工厂的首批量产新能源汽车——宋PLUS DM-i冠军版正式下线。此外,比亚迪与乌兹别克斯坦政府签订了绿色交通合作倡议,旨在共同推广可持续的出行方式。今年年初,总统米尔济约耶夫率代表团一行在访问中国期间莅临比亚迪全球总部,出席见证了比亚迪乌兹别克斯坦工厂的生产启动仪式。此次工厂进入量产阶段,不仅加速乌兹别克斯坦新能源乘用车的普及,同时比亚迪与乌兹别克斯坦政府签订的绿色交通合作倡议,也有助于促进乌兹别克斯坦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未来,乌兹别克斯坦将以首都塔什干为示范市,加速交通产业绿色转型。

  2024-06-28 17:23  |经营动态|
【其他企业】

比亚迪在日本推出第三款电动汽车

6月25日,中国汽车制造商比亚迪宣布在日本市场推出第三款电动汽车,这将是迄今为止该公司推出的最昂贵的轿车车型。比亚迪已从6月25日起开始在日本接受比亚迪海豹电动汽车(国外称之为“Seal EV”)的订单。后轮驱动版本的比亚迪海豹电动汽车在日本的建议零售价为528万日元(约合240,345元人民币),相比之下,这款车型在中国的起售价为179,800 元人民币。比亚迪在一份新闻稿中表示,该公司计划在日本提供后轮驱动和全轮驱动版本的海豹电动汽车,两者都将配备每小时82.56千瓦的高性能电池组。比亚迪后轮驱动版海豹的续航里程为640公里(共计398英里),而售价605万日元的比亚迪全轮驱动版海豹一次充电可行驶575公里。

  2024-06-25 16:38  |产品规划|
【其他企业】

深汕比亚迪汽车工业园二期实现达产,每天产量达750辆

6月17日消息,据深圳发布公众号显示,深汕比亚迪汽车工业园二期整车项目于日前已实现达产,每天产量达到750辆。据悉,今年3月,工信部同意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深圳新能源乘用车工厂迁址扩建。此次实现达产,标志着比亚迪迁址扩建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据了解,深汕比亚迪汽车工业园一、二期总投资250亿元,全部达产后年产值超2100亿元,可提供5.4万多个工作岗位。此外,依托小漠国际物流港,深汕比亚迪汽车工业园目前成为比亚迪布局国内的各大生产基地中,唯一实现厂港联动发展的基地。新能源汽车从深汕比亚迪汽车工业园下线后,仅需 5 分钟车程即可抵达小漠港。

  2024-06-17 17:02  |产能规划|
【其他企业】

比亚迪沙特阿拉伯首家门店开业

5月31日消息,从比亚迪官方获悉,其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迎来首家门店盛大开幕。此举标志着比亚迪在中东市场的进一步扩张。据悉,该门店坐落于利雅得Al Ghader区的中心地带,集旗舰展厅、探索中心及服务中心于一体,旨在为当地消费者带来了全方位的新能源汽车体验。对此,比亚迪中东非洲汽车销售事业部总经理黄志学表示:“根据沙特政府的规划,到2030年,新能源汽车在利雅得的占比有望达到30%。除了推出丰富的新能源汽车产品线,比亚迪将携手Al-Futtaim,持续打造新能源生态圈,共同助力当地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据了解,2021年5月,比亚迪宣布“乘用车出海”计划,经过三年的发展,截止目前,比亚迪新能源足迹已遍布全球80多个国家及地区,持续推动着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进程。

  2024-06-03 16:34  |市场战略|
【其他企业】

比亚迪商用车实力亮相2024北京道展

2024北京国际商用车及零部件展览会暨国际道路客货运输车辆及零部件展览会(简称“道路运输车辆展”)于5月29日-31日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举行。比亚迪商用车召开“持续突破,引领新潮——比亚迪纯电动客车e平台3.0暨国内首款客车发布会”。纯电动公交B10、B87、轻卡T5系列及基于T5DM底盘上装的品质房车齐聚E2馆A23展位,展示了比亚迪洞察市场、技术创新以及全产业链制造等全方位实力,以优越技术、优秀产品、优质服务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本次展会,比亚迪重磅发布了基于强大自研自控能力打造的客车e平台3.0,比亚迪商用车研究院李鹏副院长表示,“依托全产业链制造能力和对整车与零部件的深度理解,我们打造了客车e平台3.0,将安全、高效、智能提升到新的高度,引领客车电动化新潮。”

  2024-05-30 18:08  |经营动态|

热门

本周

本月